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去年以来全球各经济体纷纷推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刺激措施“自救”。尽管重疾要用猛药医,但带来的“副作用”也正在显现。
美国2020年3月重回零利率,重启量化宽松政策,之后实行无限量化宽松政策;2020年,欧洲央行扩表2.3万亿欧元,折合美元3.3万亿美元;日本央行扩表129.5万亿日元,折合美元1.5万亿美元......
早在疫情初期,不少专家就曾发出警告:这种只着眼当下的超宽松政策最终将带来通货膨胀的后果,有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果不其然,如今全球通胀警报正在拉响,并成为不少国家经济复苏中的主要担忧因素,尤其美国政府及美联储的政策立场引起越来越多警惕。
通胀来袭会对世界造成哪些影响?全球复苏势头会否因此受到抑制?面对种种不确定性,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坚挺?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近日采访了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安仁礼(dr.jerome haegeli)。他预计,今年所有主要市场通胀率将高于去年,全球经济虽有望强劲反弹,但风险亦在潜滋暗长。
通胀已引发市场广泛担忧
国是直通车:目前全球经济正经历一波通胀冲击,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经济体通胀指标表现出上行态势,甚至创下多年新高。应如何看待这波通胀?
安仁礼:近期,美国最新的cpi指数同比上涨了5.4%,这符合我们此前的基本观点:通胀正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并引发市场广泛担忧,包括对保险业的担忧。我们预计,今年所有主要市场通胀率将高于去年,美国今明两年通胀率都将高于2%的目标。由于重新开放导致消费支出加速,可能造成经济过热,加剧通胀风险。主要特点在于全球通胀呈现同步迅速上行,生产端通胀压力高于消费端。
更高的通胀率既是政策选择,也是采取扩张和激进财政及货币政策以应对疫情冲击的结果。政策制定者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提供有史以来最低的信贷门槛,并表示只要满足经济恢复增长需要,将容忍由此产生的通胀压力。
其他一些短期但重大的通胀来源包括三方面:2020年油价下跌产生的基数效应;封锁措施导致消费需求一度受到抑制,又有累积过量的储蓄及向家庭提供的直接财政补贴;持续的供应链瓶颈。因此,截至2021年4月,全球大宗商品总体价格同比上涨72.0%。
国是直通车:目前主要经济体对来势汹汹的通胀态度不一。在各国经济和社会活动修复参差不齐的背景下,这轮通胀何时见顶?
安仁礼:我们预计,到2023年底前,主要央行将依然对通胀持温和立场。美联储、欧洲央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均表示,近期通胀上行料不会对中期通胀产生重大直接影响。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相继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框架,以容忍更高通胀,从而支持经济复苏。7月,瑞再研究院上调了美国全年通胀预期增速至3.7%,预计美国cpi增速将于年内见顶;中国6月ppi和cpi均较上月有所回落,中国全年通胀压力可控,我们预计全年cpi增速将低于3%的政策目标。
鉴于发达市场主要央行预计将容忍更高通胀,短期内将延续宽松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立场不会改变,经济仍将得到有力支撑,因此不会制约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我们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实际增速将达创纪录的5.8%。
疫情降低全球经济韧性
国是直通车: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一些经济体陷入了困境。有的因为疫情控制不力导致经济复苏遥遥无期,有的因为债务增长和国际收支出现困难。后疫情时期,我们是否需要担心全球金融风险出现上升?
安仁礼:根据瑞再研究院的评估,应对新冠疫情的政策措施使2020年全球经济韧性比2019年降低近20%。据我们估计,全球韧性指数值从2019年的0.62降至0.50。展望未来12个月,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新发展可能是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下行风险。
随着新变异毒株的出现,各国疫苗接种率是否足以阻止变异病毒传播仍存在相当大不确定性,有可能迫使各国重新采取封锁措施,从而抑制经济复苏态势。如果实体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或央行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缩减购债规模)时点早于预期,全球金融风险或将上升,经济增长可能会因此放缓。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的可能性约为20%。
尽管现在的财政刺激措施总量是史无前例的,但是其中只有4%投入了可持续基础设施领域;而这一比例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是16%,为现在的4倍多。我们认为,基础设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关项目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可以提高交通联通度,同时可以直接推升生产力。而生产力提升及就业市场改善正是发达国家所欠缺的要素。因此,尽管目前财政刺激规模庞大,但在可持续基建方面的投资远远不足。
中国将延续强势复苏态势
国是直通车: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了稳定恢复。支撑下半年中国经济继续复苏的有利因素是什么?挑战又是什么?
安仁礼:瑞再研究院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3%,延续强劲复苏态势。我们预期全年通胀率总体可控;与发达国家相比,货币政策空间更加充裕,有助于抵御外部冲击。
下半年,中国经济将主要受益于投资和消费的持续恢复。在投资端,鉴于上半年地方债发行节奏相对较慢,下半年债券发行规模将显著提速,这将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稳健增长。同时,疫苗接种快速推进将有助于稳固中国的防疫成果,促进以境内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回暖,从而带动整体消费增速持续恢复。
主要下行风险包括:新冠病毒的演变导致海外需求恢复尚不稳固、欧美央行政策调整存在的不确定性导致全球金融环境趋紧、以及输入性通胀风险。
国是直通车:尽管经济增速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如今中国对增长质量及可持续性的重视程度显然更高。这种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思路会给中国自身和全球复苏带来什么影响?
安仁礼:我们认为着眼于长远的经济发展思路正是全球各国应采取的正确发展策略,这也是瑞再的长期愿景:让世界更具韧性。自2019年瑞再研究院发布全球经济韧性指数以来,我们致力于呼吁各国更关注于改善经济结构、提升应对风险的经济韧性。
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思路有助于改善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提升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从而使全球各国受益。
国是直通车:中国已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有机构测算随之而来的投资需求将达到百万亿元。这会给保险业带来哪些机遇?保险业助力中国低碳转型发展有何优势?
安仁礼:保险业在帮助各国政府以及经济体向碳中和转型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绿色未来或碳中和对于中国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已经制定了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同时也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认为,将绿色发展作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保险业、再保险业将为经济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保险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风险保障作用来推动构建绿色经济。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做以下几件事情:
首先我们可以为绿色发展相关风险提供保险保障,包括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基建、气候风险和巨灾风险、环境相关项目等。
其次,我们可以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进行资产管理或长期投资。目前险资占全球机构投资管理资产规模的1/3,因此险资是重要长期投资者,对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再/保险公司可以将风险专业知识、对风险的洞察分享给政策制定者,有助于绿色发展相关政策制定。此外,再/保险公司可以广泛参与社会治理,以支持企业和社会层面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升社会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