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行业是雷霆风暴,有的行业是艳阳高照。
距“双减”政策发布近60天后,距娱乐圈、饭圈被整治近50天后,距腾讯出台游戏防沉迷新规20天后,国家烟草专卖局在9月17日,针对青少年健康问题,也专门回答了网友的提问。
这个网友在领导留言板上说,中国吸烟人口太多,烟草危害不容小觑,但国内的包装盒设计比较精美,具有疑惑性,是引诱青少年吸烟的重要媒介,建议出台规定,在烟盒包装上印制大而清晰的警示图片。
这其实是个老问题了。
香烟危害不必多说,中国城市的禁烟令,特别是公共场所禁烟工作也在一直推进。中国的卷烟包装增加了警示语内容,扩大了警示语的面积,还提升了对比度。
但是,中国香烟包装的警示意义,跟国外那些出现了骷颅头、黑色的肺部、溃烂的牙齿等警示图片的香烟包装相比,还是太和风细雨了。
早就有学者研究证明,这些重口味的警示图片,比文字效果要强得多。一个好玩的现象是,中国的香烟在出口到其他国家时,烟盒包装上也是重口味。《健康时报》称,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在烟盒上印制了警示图案。很多国家对图片警示还有强制的法律要求。
5年前,烟草专卖局有关负责人说,烟盒上没有增加图标的打算,理由有两个,首先,中国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的,没有违约;其次,在烟盒上印警示图标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
我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经有18年。公约对香烟包装的警语和信息的规定是:应是大而明确、醒目和清晰的,宜占据主要可见部分的50%或以上,但不应少于30%,可采取或包括图片或象形图的形式。
这个公约并未强制要求各缔约方必须采用图片警示。中国的香烟包装只有文字,且警示语所占的面积,刚好是公约的最低限度,不少于30%。
每年都有人呼吁,要在香烟包装上印制重口味的警示图片。《南方都市报》引用疾控中心2018年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69.6%的人支持在烟盒包装上印制健康警示图片,即使在吸烟者中支持率也达到65.2%。
按常理来说,香烟包装的替换以及警示图片的印制并没有多少难度,但推进之难,很可能跟利益有关。
《经济日报》的数据称,2020年,全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2803亿元,同比增长6.2%,上缴财政总额12037亿元,增长2.3%,税利总额和上缴财政总额均创历史新高,“为国家和地方财政增收、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另外,按照现有的组织架构,香烟包装调整工作的牵头负责方是国家烟草局,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是配合方。但是牵头负责的国家烟草局其实跟中国烟草总公司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卖烟的与管烟的,利益缠在一起。
但是,中国的控烟形势无法放松。
今年5月,卫健委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报告称,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每年100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万人。
而国家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控烟行动中,有一项便是完善卷烟包装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目标是到2022年和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和20%。
一手是烟草利益,一手是控烟和公众健康。
面对网友的那个印制警示图片的建议,烟草局做了解答,尽管它强调按照《公约》的合规,但还是做了如下回答: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卷烟包装警示研究,加大预防和劝阻未成年人吸烟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烟草控制工作。”
这样的话,观者是有不同的感受的。
红星新闻在评论中说:
如果在可见的时间内,烟盒调整有现实进展,那当然是公众所乐见。如果还是迟迟不见进展,或许可以考虑调整制度安排,把烟草制品的包装调整工作交由国家卫健委等部门主导。更中立的机构,或更能超脱部门利益,做到公众利益最大化。
《北京青年报》对烟草局的回复做了咬文嚼字般的解读:
“继续加强卷烟包装警示研究”释放三个信息:一是,有关烟盒包装警示研究一直在进行,才有“继续”之说;二是,“加强”二字表明这项研究将比过去更加重视;三是,未来烟盒上增加警示图片存在可能性。有希望显然总比没有希望要好,这说明国家烟草专卖局重视舆情民意。
我也希望《北京青年报》的评论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