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究竟该怎么“养”为宜?下面盘点常见秋季养生误区,一起科学健康养生。
误区一:“春捂秋冻”强体质?
真相:春捂秋冻要因人而异,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病、胃病患者不宜“冻”,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最好的办法是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不用过早穿得太厚实,适度即可。
误区二:“贴秋膘”好过冬?
真相: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不同于古人,日常饮食已经可以保障我们摄入足够的脂肪、蛋白质和营养。对于老年人、儿童、胃火旺或肥胖者,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高蛋白高脂肪的摄入一定要适量,否则容易“上火”或积食造成消化不良。
误区三:秋季进补多多益善?
真相:适当进补有益健康,但不可滥补,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选择食品、药品前,可向专业医师咨询,对症进补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误区四:防止秋燥多喝白开水?
真相:对付“秋燥”最简单也是最重要手段就是“喝水”。但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会给肾脏带来负担,使身体受到危害。喝水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小时左右,每日饮水量最好保持在1500—1700毫升。小口喝水比大口灌水更加解渴,也有利于人体吸收。
误区五:降温后仍可以长时间使用空调?
真相:夏末初秋,天气仍然较热,有些地区还在使用空调。其实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的时间不宜过长,夜里温度要把控,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宜多开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