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不仅有“开往春天的列车”,还有跑向春天的“重马”!
参赛人数创历年之最,赛会纪录被刷新,机器人同场竞技助威……3月2日鸣枪开跑的2025重庆马拉松,奉献了一场跑步狂欢。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名选手齐聚重庆,用脚步丈量春日的“山水之城”,享受在长江江畔奔跑的激情与快乐。
心之向往,渝跑渝爱。跑过了10多个年头的重马,已成为国际金标、中国金牌双金赛事和中国马拉松四大满贯的赛事,享誉国内外。它已然超越了体育盛会的范畴,成为一扇展现重庆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活力与魅力的窗口。
▲3月2日,2025重庆马拉松在重庆南滨路鸣枪起跑。/新重庆-重庆日报视频号
回望重马一路跑过的岁月,我们看到了一场赛事与一座城市的“双向奔赴”。
十余载春秋流转,重马从长江江畔出发,一路狂奔,既成为了中国西部首个全马赛事,也在国际跑坛上奏响了属于自己的雄浑乐章。这条穿越立体山城的赛道,不仅记录下了跑者的脚步,更丈量出了一座城市向上生长的轨迹。
2011年的首届重马,以“母亲河畔的奔跑”为初心,在长江之滨播下马拉松的种子;2012年,重马首次叩响国际化之门——全国冠军赛与伦敦奥运选拔赛的“三赛合一”,让世界听见重庆奔跑的心跳。
从2015年被国际田联评为铜牌赛事,到2016年成为巴西里约奥运会马拉松在中国的唯一一站选拔赛,重马赛事叠加,为中国马拉松的发展作出了重庆贡献。2025重马更以“科技+人文”双核驱动,不仅刷新了赛事体验,更将马拉松转化为城市与世界对话的媒介。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在这里,奔跑不再只是竞技,而是重庆用42.195公里向全球发送的立体情书。”
精心组织一批志愿者、医疗救护人员、公安干警、安保人员,打造一键导航智能系统,“赛事系统”“医疗应急指挥系统”“人员调度系统”联动提供安全保障……一系列软硬设施建设让选手奔跑更有动力,也彰显着重庆拥抱科技的积极姿态。
步履不停,梦想就在路上。不断迭代升级的重马,与每一位奔跑者共同进步。而那些打破纪录的身影,亦是重庆不断向上攀登的生动写照。
可以预见,重马将以国际田联白金标赛事为帆,淬炼赛道为城市发展的活力动脉,马不停蹄地打造全球知名的奔跑盛事。
▲3月2日,2025重庆马拉松在南滨路鸣枪起跑。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当选手们在赛道上奔跑,重马的多重现实意义便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它不仅是跑者的舞台,更是城市经济的助推、文化表达的窗口。
身心之旅,精神之炬。马拉松虽然是体育运动中体力消耗最大的项目之一,但却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重马不仅是参赛选手在重庆的一场身心之旅,更是点燃的精神之炬,激励着更多人奋力向前奔跑,在各自的赛道上跑出精彩人生。
重马是一场速度与毅力的较量。当朝天门的第一缕光刺破晨雾,南滨路的赛道已化身“巨型精神充电站”。这里没有格子间的KPI,只有江风裹着火锅香,陪你从“社畜牛马”变“自由野马”。
重马赛道给人的体验像开盲盒,过江索道从头顶划过,轨道交通在空中飞驰,江轮在脚下游弋……从“跑不动”到“停不下”,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汇聚成城市向上向新突破的重要力量。
消费之力,文化之韵。随着越来越多人愿意为一场赛事奔赴一座城,汇聚人气和商气的马拉松,对地方经济同样有带动作用。可以看到,重马能直接拉动文旅、餐饮等消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组委会执行主席金飞鸿看来,“重庆马拉松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商业IP,是重庆的城市名片,更是中国马拉松赛事体系中市场化运营的标杆”。
从江畔跑道到双金标赛事,重马跑出了名气,也跑出了一条“体育+”产业发展之路。重马让体育与山城烟火气同频共振,把长江涛声谱写成消费升级的进行曲。
把目光放到跑道外,在2025重马开跑之前,2025重庆市“跟着赛事去旅行”暨第三届重马消费月便已启幕,通过赛事引流、消费聚势、科技赋能,打造“全民参与、全域联动”体育消费场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元化的体验,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再聚焦跑道内,重马选手沿江而行,途经龙门浩老街、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朝天门大桥、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法国水师兵营旧址等地标景观,与朝天门、大剧院、洪崖洞隔江相望,重庆的山水人文画卷一一呈现。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重马,让我们以跑动的姿态重新打量重庆,看到地理与文化的交汇,看到重庆精神与城市风采的交融。
▲3月2日,2025重庆马拉松比赛现场,志愿者们为选手呐喊助威。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持续优化服务,借口碑传播“圈粉”。一场大型赛事的举办,既体现了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水平与能力,也体现了一座城市服务的温度。特别是马拉松比赛的参赛规模大,涉及部门众多,需要通力合作,把良好服务体现到赛事的全过程、各环节。
重马若要更上一层楼,服务必须更贴心。从赛前指引,到赛中保障,再到赛后关怀,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成为温暖的拥抱,让跑者感受到山城的热情与细腻。要以选手为本,想选手所想,急选手所急,持续优化服务,让更多的参赛选手和观众点赞重马、分享重马。
差异化竞争,发挥特色优势。近年来,各地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马拉松热”的背后也面临着赛事同质化、体育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挑战,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重马而言,既要深挖山城独有的文化底蕴与地理特质,在重马中融入火锅、大桥、长江、索道等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元素;又要主动向伦敦马拉松、东京马拉松、上海马拉松等知名马拉松赛事学习,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力争成为国际田联白金标赛事。
拓展“马拉松+”,赋能经济发展。马拉松不只是一项体育运动,同时也可以作为搭载和链接旅游、商贸、文化等内容的大平台,赋能经济发展。正如业界所言,马拉松经济=赛事本体经济+赛事载体经济+赛事媒体经济+赛事衍生经济。
未来,重马要以“马拉松+”为抓手,进一步加快与文旅、传媒、交通、服饰、餐饮、住宿等产业联动融合,将人气聚起来、商气汇起来,促进上下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更好地把体育流量变为经济增量,把赛事动能化作发展势能。
一起跑,向未来。期待与重马共赴下一场春天的约会,在江风的陪伴下,在火锅的烟火气中,在轻轨穿楼的奇趣景象里,感受山城的温度与活力。
来源:重庆瞭望
本文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