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迎来多项重要修订和调整,旨在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填补法律漏洞,并适应食品行业的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以下是2025年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变化和重点内容:
重点液态类食品散装运输许可管理。
市场监管总局于2025年2月发布《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对食用油、乳制品、酒类等重点液态类食品的散装运输实施许可管理,要求运输企业具备合规的交通工具、容器、人员资质及管理制度,并取得准运证明。
未取得许可从事相关运输的,将面临5万至5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许可证。
2. 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2025年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大幅提高违法成本:
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罚款50万至100万元;
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罚款10至20倍;
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并责令停产停业。
对食品欺诈行为(如虚假标注、以次充好)实施更严厉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3. 强化特殊食品监管
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实行更严格的注册与备案管理,要求全程质量控制,禁止分装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保健食品标签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并需标明适宜人群及成分含量。
4. 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推动建立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信息化追溯系统,强制高风险食品(如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实现全程可追溯。
新增生产经营者自查制度,要求企业定期评估风险并报告隐患。
5. 网络食品经营监管强化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需对入网经营者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并承担连带责任。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可向平台或经营者索赔,平台需提供真实信息否则先行赔付。
6.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细市场监管总局修订《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2025年4月15日生效),
要求企业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明确食品安全总监、安全员职责。
7. 风险监测与标准更新
2025年发布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涵盖预包装食品标签、农药残留等,强化标准科学性。
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
总结
2025年的修订聚焦于全链条监管,从运输、生产到销售,覆盖新兴业态(如网购食品),并通过提高违法成本、强化追溯和风险管控,进一步落实“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的要求。如需具体条款或草案全文,可参考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或相关附件。
备注:本文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